浩克健身
增肌、减脂一对一指导
"
大重量卧推对于增加胸肌的力量和围度是非常必要的,但也要创造胸肌的细节。这就是老胡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动作。哑铃飞鸟“。
哑铃鸟是胸肌的孤立动作。既然是孤立动作,就适合高次数、高组数、小重量。很多人在做哑铃鸟的时候选择了大重量,这是不对的。选择大重量只能让自己得到肌肉补偿,变成复合动作。从而减少对胸肌的刺激。掌握了这个动作,也可以在家练习。
接下来,老胡将从胸肌的功能、哑铃鸟的动作细节、常见错误、训练计划等方面与大家分享。
胸部肌群
在老胡的其它文章中曾讲过胸部肌群的功能,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。
胸大肌一般分为上、中、下三个位置。胸大肌的主要作用是收缩、屈曲和旋转肩关节。
哑铃鸟的动作是利用胸肌肩关节的内收和屈曲功能来实现的。
平板哑铃飞鸟
1 平板哑铃飞鸟
做推举类动作时,肱三头肌会参与发力,从而削弱卧推对胸肌的刺激。
平板哑铃鸟的动作可以有效刺激整个胸部。由于肱三头肌不参与发力,肘关节锁定,平板哑铃鸟的训练更加孤立。
准备一副哑铃,合适的重量是你最大的卧推重量的10%—15%仰卧在窄凳上,伸直双臂,举起哑铃。
首先收缩肩胛骨,挺胸,收腹,收紧整个核心肌群,然后吸气,做离心收缩,哑铃落到身体两侧,直到胸肌纤维完全拉伸,
在这个过程中,哑铃的下落位置正好在胸肌的中部两侧,肘部略向下。
继续做向心收缩,呼气,用力夹住哑铃,直到手臂恢复到接近伸直的状态。
注意这个动作从头到尾始终保持腕关节,肘关节锁定,
重点:做离心,向心收缩,哑铃下降夹起,大臂和小臂保持15度弯曲,肘部不要弯曲,
在做向心收缩的过程中,要感受到调动肩关节带动肱骨向内收缩、旋转、挤压胸部的过程。当动作接近手臂伸直时,要感受到手臂的肱骨向内接近,让胸肌完全被挤压。只有这样,胸肌才能孤立发力,借用肱二头肌的力量。
切记不要用肘部感觉向内靠近,要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整个肱骨上。从而挤压整个胸肌,包括中缝。
斜哑铃飞鸟
2 斜哑铃飞鸟
斜哑铃鸟的主要锻炼对象是胸肌上部,靠近锁骨和三角肌前束。
这部分胸肌是整个胸部最薄弱、最难掌握的位置,发力时最容易补偿。
将窄凳调整到30-45度左右的上斜位置。在这个角度下,我们的训练重点会上移,斜板角度超过30度后,三角肌前束的发力会更大。
基本做法与平板哑铃飞鸟相同,我们重点介绍不同之处。
哑铃在离心和向心收缩过程中,应与胸肌上部保持一条水平线,与身体形成90度,肘部应略向身体下部。哑铃在运动过程中,始终保持手掌向上的握位,不要偏转。
斜哑铃飞鸟
3 斜哑铃飞鸟
将窄凳调整到下斜30-45度的下斜位置,从这个角度训练会对胸部下缘产生影响。
斜哑铃鸟的基本动作与平哑铃鸟相同。区别在于在向心收缩阶段,在锁定肘关节的前提下,要注意内夹肱骨,哑铃的运行轨迹与胸部下缘平行。
1 做斜哑铃飞鸟时,凳子角度调节过大,导致三角肌前束发力过大。
正确的做法是凳子最多不超过45度。
2 在向心收缩过程中,手腕发生偏转,使三角肌前束参与发力。
正确的做法是始终保持手掌向上握哑铃。
3 在离心和向心收缩过程中,肘关节用于引导力量,导致肱二头肌参与力量过大。
正确的做法是用肩膀向内收,旋转带动肱骨向内夹,保证肘关节锁定。
4 做得太快,做完后感觉不到胸肌泵感。
正确的做法是缓慢离心收缩,2-三秒钟完成,要做到胸肌纤维完全拉伸才开始向心收缩,在向心收缩的最后要感觉到胸肌被完全挤压,可以停顿一秒钟再继续。
斜哑铃飞鸟
我们用小重量做哑铃鸟,一般每组做15次,一个训练日完成4次-6组。
我们一般建议在每个训练日与杠铃卧推、双杠臂屈伸、绳索夹胸、俯卧撑等一起训练。
培训计划推荐:
以上胸部为主
斜杠铃卧推 12次/组*4—6组
斜哑铃飞鸟 15次/组*4—6组
平板哑铃卧推 12次/组*4—6组
绳子夹胸(低位) 20次/组*4—6组
下胸部为主
平板哑铃卧推 12次/组*4—6组
斜杠铃卧推 12次/组*4—6组
斜哑铃飞鸟 15次/组*4—6组
双杠臂屈伸 15次/组*4—6组
阿诺德?施瓦辛格
决它;你指着我一座山,我就爬上去
-阿诺德德德?施瓦辛格
本文由浩克于2021-11-17发表在浩克健身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mhosa.net/jr/1842.html
发表评论